安裝客戶端,閲讀更方便!

第五三四章:遷都的選擇(下)(1 / 2)

第五三四章:遷都的選擇(下)

ps:這章跟上章都是提前設置好自動更新的。

……

跟歷史上那些遷都的例子比起來,麒麟軍這邊的遷都還算是比較輕松和諧的。

歷史上,北宋也曾經想過遷都。

把都城從開封汴京遷移到洛陽去,結果朝中的那些大臣們都不怎麽願意,趙匡義更是提出了什麽江山固在德而不在險,趙二爲什麽會這樣說,有什麽目的這個旁人不得而知,反正第二年趙匡胤就死了,然後趙匡義做了皇帝。

他們兩兄弟之間爭權奪位的事暫且不談,就說這朝中大臣吧,爲何大家都不同意?

爲啥?

因爲大家的田地啊,産業啊什麽的,都在汴京這邊。

老趙家的天下,是奪了後周的天下,是通過兵變而來的,而老趙的文臣這些打都也都是原後周的臣子,這些臣子在汴京數年,數十年,在原先後周的時候,汴京就是都城。作爲一個都城,這四周的土地也自然是寸土寸金的。

這些大臣們花了各種高價錢在都城四周購買了土地啊,田産啊,商産什麽的。

廻頭你皇帝一句遷都,誰能答應?

爲何?

這四周的田地爲何會這麽貴?

因爲這是在都城附近啊。

可若是遷都了呢?這邊的東西豈不是就跟一文不值差不多?

而且這既然都遷都了,誰還會買你汴京一帶的産業?這不是找虧麽,這邊産業賣不出去,廻頭到了新都城後還要重新購買産業,到時候新都城那邊的田産田地什麽的又會炒出一個天價,個個都在爭搶,他們這些臣子哪裡還有那麽多錢來購買?

就算購買了新都城四周的産地,那麽現在的這些産地怎麽辦?

這些産地的價格都夠他們家族百分之70、80的銀錢了,這個虧損誰來承擔?

顯然,朝廷是不可能給他們賠償的。

沒有人會損失自己的利益答應遷都的,所以最終宋王朝的遷都洛陽計劃就擱置了,直到如今也沒有誰站出來提過。

宋王朝的遷都,是個失敗的例子。

但是也有成功的例子。

比如後世的大明朝,硃棣把都城從南京遷移到了燕京,也就是後世的北京城。

可是真要來算的話,硃棣這邊之所以成功,也還是因爲利益。

因爲什麽利益?

因爲既得利益的那群人不在南京,而是在北京啊。

硃棣的老巢都在北京呢,硃棣是一路打過來的,最後打到了南京城,他的黨羽,他的黨派根基都在北京那邊,一旦這邊遷都了,他們的田産那就發達了,各種上漲呢。

反觀南京這邊,別說田産了,跟著允文帝乾,如今被打敗了,能不能活下去,能不能繼續儅官都還得看硃棣的臉色呢,這個時候他們都是最沒話語權的,硃棣要說遷都,他們誰敢否定?

再加上硃棣身邊的功臣紅人都是在北方,於是這遷都就這樣愉快的決定了。

這事情到了李初這邊,卻又不同了。

麒麟軍是在汝墳鎮發展起來的,是不錯。

但是在汝墳鎮起來的,大都是武將,其次誰也沒想過短短一年的時間麒麟軍會發展壯大成這樣,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,包括麒麟軍這邊的自己人,所以大家在購置産業的時候,也沒買多少。

再加上,大家也沒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