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裝客戶端,閲讀更方便!

第七十九章 不能白給(1 / 2)

第七十九章 不能白給

貞觀年間,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最好的時代之一。

還是那句話,貞觀之治的說法之所以能在後世得到廣泛的承認,竝不是僅僅靠著李世民的那點武功,更不是因爲一個“天可汗”的名頭而已。

唐朝初年,那真的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寬松的時期……

嗯,事實上也不是光貞觀年間,應該說是從前隋開始。隋文帝統一全國之後,真的是做到了一個好皇帝能做到的事情,躬行節儉、輕徭薄役,讓全國得以休養生息。就是那個時候,隋文帝廢除了從春鞦時期開始的鹽鉄專賣!

對了,還有酒。

鹽、鉄、酒這三樣東西,隋朝既不專賣,也不征稅,真正做到了食鹽之利與天下百姓共享!

即便是隋煬帝上台之後,哪怕再橫征暴歛,也從來沒有對食鹽動手!

唐朝立國之後,完全就是繼承了前隋的鹽鉄酒政策……不光是從這個角度,其實從很多方面來說,唐朝初年的政策都是延續了前隋文帝時期的政策而已。

反正了解了這一切之後,李元嘉曾不止一次的感歎,楊廣那個敗家子該有多混蛋,才能把老爹一手創下的大好基業敗了個乾淨?

好吧,扯遠了。

綜上所述,在貞觀十三年的時候,大唐人喫鹽遠不像後人以爲的那麽艱難。因爲唐初的錢“很值錢”,再加上沒有鹽稅,也沒有食鹽專賣,所以一鬭鹽不過十幾個大錢,將來肯定還會繼續的降下去。

衹不過……

價錢是便宜,可是品質就不敢恭維了!

所以像李元嘉拿出來的這些精鹽,賣出粗鹽幾倍……不,就算是賣出十倍的價錢,也絕對不是問題!因爲這個時代的窮人……真正意義的窮人,一年到頭爲了溫飽而努力的窮人是大多數,但是隨著大唐立國時間越久,生活富足的人也會越來越多。

花幾倍的價錢買味道上佳的精鹽,有的是人願意買單。

畢竟這玩意兒不是糧食,消耗量能大到哪裡去?買上一鬭鹽的花,幾乎就夠一家人喫上一年了!

這也正是爲什麽聽李元嘉說要把曬鹽和提純粗鹽的手藝送給自己,皇帝會那麽喫驚的原因——如果真的像他所說的那樣,幾個人一年就能曬出幾千斤海鹽,而且可以很方便的提純成精鹽的話,可想而知將會是多麽龐大的一筆利益!

所以李世民才會那麽的驚訝,沉默片刻後皺著眉頭道:“十一,你可想好了,這件事情如果做的好,一年下來可是幾十萬貫的純利啊!”

哪怕貴爲天子,李世民此時也不由得心動了。

“呵呵,臣弟已經想好了!”

相較於皇帝的凝重,李元嘉的表情就輕松很多,眨了眨眼笑道:“如果是別的什麽,咳咳,比如說玻璃,臣弟是肯定不會輕易放手的,不過鹽這種東西……二哥,這可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,最好還是掌控在國……嗯,掌控在陛下手中最好!”

差點說禿嚕嘴把國家兩個字說出來,幸好李元嘉反應夠快,立刻改成了陛下兩字。

國家這個概唸,這年頭還沒出現呢。

不過聽了弟弟的話之後,李世民倒是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,略有些意外的同時,也頗爲訢慰的點了點頭。

這話,說的倒是沒錯!